紅薯是大多數農民朋友都會種的農作物,它可以生吃,烤著吃,營養價值都比較高,市場需求量也很大。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紅薯種植技術之田間管理要點。
紅薯種植技術之田間管理要點
1、查苗補苗
在栽秧后4-5天進行查苗,發現缺苗死苗的及時補栽,補栽壯苗,保證全苗。
2、中耕除草
如果栽時沒用除草劑,中后期雜草過多,可用滅生性除草劑(百草枯)等定向噴霧除草,方法是:先將溝內的兩行薯秧分到另一行,隔一行分一行,然后定向噴霧,噴完后再將剩下的溝內分秧噴霧。噴藥必須選在無風的天氣。不要噴到薯秧上。如果田間雜草多數是單子葉草,可用 “蓋草能”、“閑鋤”等藥物,(噴到薯葉上,不影響生長),七天后將剩下的闊葉雜草用人工拔除。
3、追提苗肥
在緩苗期至伸蔓期追施提苗肥,畝追施尿素3-5公斤,以壯株促長,追肥可結合澆水進行。
4、及時提蔓
7、8月份溫度高雨水多,紅薯莖葉生長茂盛,易滋生節根,消耗養分,可以提蔓1-2次,傷斷莖節上生長的纖維根,減少養分消耗。但不要翻蔓,因為翻蔓對莖葉損傷嚴重,破壞了葉片接受光能的最佳分布,造成減產。
5、嚴禁翻秧
莖葉是制造養分的主要器官,90%的干物質來源于葉面的(正面)光合作用,翻蔓一次減產10%以上,特別是中后期,翻兩次秧可減產30%以上。如果秧蔓扎根,可以提秧,提秧后再放回原處。一般年份提兩次。覆蓋地膜的不用提秧。
6、化控抑旺
在薯秧接近封垅時,用15%多效唑 20克兌水15公斤,噴灑葉面,防止秧蔓徒長。中后期噴施“紅薯膨大素”2-3次,配方是:每藥桶水加“紅薯膨大素”一袋(20克),15%多效唑40—60克,硼砂20克,磷酸二氫鉀50-80克,如果有吃葉的害蟲,再加治蟲藥,噴藥最好在下午四點鐘以后進行。天氣干旱,地瓜長勢弱,要少用,反之要多用。噴施多效唑要宜早不宜晚。
7、根外追肥
紅薯進入塊根膨大期后,對生長后期脫肥的地塊,為防止葉片早衰,在薯塊膨大期,壟上出現裂縫時追施裂縫肥,一般每畝用復合肥5-10公斤加水60公斤沿裂縫灌入;追肥不方便時,可采用根外追肥,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每畝噴50公斤,每隔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8、排水防澇
如遇澇害,影響塊根膨大,降低紅薯切干率,薯塊不耐貯藏。如果田間積水兩天以上,薯塊就會失去生命力,發生硬心或腐爛,所以應在薯田周圍挖好排水溝,以便雨水大時,及時排水防澇。紅薯生長后期一般雨水較少,常有旱情,當*壤濕度在田間持水量的55%時,要及時澆水,此時澆水能防止莖葉早衰,提高產量。
9、防治病蟲
中后期紅薯天蛾等食葉蟲為害時,可用菊酯類藥物防治1-2次。防治紅薯黑斑病,可在裂縫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灌根。
在上文,小編給大家詳細分享了一些紅薯種植技術之田間管理要點,農戶朋友們覺得還不錯可以進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