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孝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臥龍鄉舉辦2025年“農機裝備更新升級,助力農業提質增效”現場會。在民耕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示范基地里,市區農業農機專家、區科協相關負責人、農機合作社代表和種植大戶代表,現場觀摩了水稻智能化播種育秧流水線、自走式鋪盤機、溫室大棚水控溫控系統、農機鬧春耕作業演示。
活動現場,該套智能化水稻播種育秧流水線展現出了驚人的作業效率。從供盤到碎土、供土、鋪土,再到灑水、播種、覆蓋、疊盤、堆碼,實現了全流程自動化,一個小時就播種1000多個盤秧,作業效率是目前在用播種育秧流水線的2-3倍,還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而與之配套的溫室大棚的水控溫控系統,則大大提高了水稻出芽率和成秧率。
民耕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志華介紹,以前老流水線每小時播種500多盤,現在新機器效率提高為每小時1000多盤,之前老機器至少要7個人,現在這套新機器最多只要3個人,這為我們合作社節約了百分之六十的人工成本。
為促進農業提質增效,為確保糧食安全,孝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近幾年來一直把水稻機育機插作為重要抓手,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扎實開展機育機插技術示范,全力推進農業向機械化、智能化、規模化、效益化方向轉型發展。
今年元至3月,孝南區新建水稻播種與暗化車間5棟,新建育秧溫室大棚19座,新上播種育秧流水線9條,新增高速乘座式插秧機31臺。目前,100畝以上機插示范片達到34個,其中規模500畝以上的示范片有12個,規模1000畝以上的示范片有7個,全區12個鄉鎮基本上實現了機育機插全覆蓋。預計今年機育機插面積達到4萬畝,比去年增加1.8萬畝。其中一種兩收再生稻機育機插面積達到2.7萬畝,比去年增加1.7萬畝。這為孝南區今后的機械插秧上規模上檔次,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